昨天下午刚吃完午饭,我就开始琢磨这个“小镇做题家”的起源是这词儿老是刷朋友圈刷到,好像人人都知道,但谁也没说到底是谁先说起来的。我就想着,这不纯粹瞎扯淡嘛我得亲自查清楚。
刚开始,我打开电脑瞎翻资料
一屁股坐到沙发上,我掏出笔记本敲开了浏览器,直接搜“小镇做题家谁提的”。结果一看,全是各种鸡汤文、鸡汤视频,讲的都是啥小城市孩子苦读书、拼命做题考上大学的事儿。我靠,这不糊弄鬼吗?具体是谁发明的、为啥火起来的,毛都没有。我寻思这不行,得换个路子。

我翻了翻以前的老帖子,找到个大学论坛的截图。一瞅时间,好像是2008年左右的,里头有人发帖抱怨说:“咱们小县城来的学生,不就是整天刷题死磕书本吗?”我觉得有点儿苗头,就接着往下扒。用论坛搜索功能试了老半天,关键词瞎组合试了好几十回,还差点被弹窗广告恶心死。
- 先找发帖人的ID:我抄下几个看起来可疑的账号名,想找人问问。
- 托朋友圈帮忙:我发了个朋友圈,说兄弟们谁认识这老油条账号?结果没人搭理,全是点赞吃瓜的。
硬着头皮联系知情人
这招不顶用,我就想起个远房亲戚在大学当教授,赶紧微信语音给他。嘟嘟响半天,终于通了。他说:“这个‘小镇做题家’,早年在高校圈传开过一阵子,听说是某个网名开头的人瞎起哄编的。”我一听来劲了,催他具体点。他磨叽了半天,才说是“学习狂魔”之类的ID。

我立马开电脑搜索这个ID。发现这货贴的发言记录都在2005年,全是教人刷题的法子,还说自己是从小地方一路做题拼到大城市的学生。我把那些帖子挨个读了读,挖出线索,原来他是东北某城市的高中校友群里的活跃分子。
我赶紧加入那个QQ群,进去发了个问题:“老哥们,记得学习狂魔这号人吗?”群里人七嘴八舌聊起来。有个大哥私信我,说他以前同窗,真名叫张明国,现在是本地一所普通高中的老师。
没想到挖出来个大爆料
我以为张明国就是个普通人,结果一翻他微博,乖乖吓一跳!他2010年发过一篇长文,题目就叫《论小镇做题家的自我修养》。里头说他当年小县城出身,天天做题考上好大学,结果毕业找工作到处碰壁,纯粹就是个讽刺梗。这词儿被他整火了,纯属发泄情绪。
- 我联系张明国本人:打他电话没人接,后来微信发消息才回复。他直说:“对,就是我瞎编的,当时觉得读书人的日子太苦了,用这词儿讽刺教育不公。”
- 整理记录存档:我截图保存证据,弄了个文档整理时间线。
实践完事儿了,还挺有感触
搞完这些天黑了,我一边写这篇记录一边想:张明国这哥们压根不是啥学者,就是个普通老师嘴欠说出来的词儿。火成这样,不就是大伙儿共鸣太深嘛大家都觉得读书不容易呗。查完感觉挺唏嘘,这年头真相都在角落里躺着,没人费劲去翻。总而言之一句话:当博主就得动手折腾,光瞎猜不行,实践出真知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