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游戏攻略 正文

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什么植物?大家都猜松树其实错了!

那天突然想起来这事

昨天刷短视频,刷到有人念郑板桥的诗,那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一出来,脑子里就跟弹幕似的飘过俩字——松树!反正我一直都这么觉得,山里头扎根最稳的不就是松树嘛风越大它越稳。

结果手欠,在评论区提了一嘴。好家伙,一下子炸出好几个网友,有人说“老铁不对”,有人说“你再想想”,更有直接点的:“嘿猜错!”。这一下可把我好奇心勾上来了,不是松树?那能是个

开始了我的“破案”行动

我这人有个毛病,想不明白的事儿非得弄清楚。想到的就是翻书查资料。翻开家里的《唐诗宋词鉴赏辞典》,找到郑板桥这首《竹石》,一个字一个字盯着看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写的是真刚烈。

光看诗可不行,得找“证人”。我赶紧翻后面的注释和赏析部分。翻了好几页,清清楚楚写着:诗人是以竹子自喻,用这生长在岩石缝里的竹子,比喻自己那种不管风吹雨打、世事变迁都坚定不移的品格。书上明明白白写着,赞美的对象是竹,不是松!白纸黑字,这可错不了。我顿时感觉自己被常识“欺骗”了好多年。

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什么植物?大家都猜松树其实错了!

纸上得来终觉浅,我琢磨着,光看书本还不够形象,得实际看看竹子啥样才能把诗读透。

趁着下午有空,我直接跑去附近的花鸟市场,直奔卖盆栽的区域。问了好几个摊主,才找到那种专门扎根在假山石头缝里的观赏小竹子。

我蹲在那盆竹子面前,跟个傻子似的,仔细观察了半天:

  • 那根系是真厉害,细细的,密密麻麻从石头缝里伸出来,感觉卯足了劲儿往缝里钻,跟诗句里“咬定”那个劲儿一模一样。
  • 叶子翠绿翠绿的,不像松树那种尖针一样的感觉。
  • 再想想竹子做的东西,竹子扫把、竹扁担,那韧性确实杠杠的,特别扛折腾,完全对得上“千磨万击还坚劲”的描述。

这一看一琢磨,“竹石”的感觉就太直观了!这竹子确实就是死死抱住石头山不撒手的主儿。

搞明白了,后劲儿还挺大

这趟“实践”下来,真是啪啪打脸自己,一直以来的认知被狠狠修正了。这诗写的就是竹子,不是什么松树!关键这误会太普遍了,周围问了一圈同事,好几个人第一反应也跟我一样。要不是有书为证,有实物对照,谁会想到咬定青山的硬汉居然不是松树而是看似纤细的竹子?

实践完了一步,当然是自己动手加深印象。我咬咬牙,把那盆顽强的小竹子买回了家,摆在书桌边上当“学习标兵”。每天抬头低头都能看见它扎在石头里的那股韧劲儿,提醒自己别想更别轻易被表象欺骗了。

看着它,再想想那句诗,真是越品越有味道。生活里这类事儿还真不少,自认为的“常识”,结果可能是经不起推敲的误区。以后碰到事儿,真得多翻翻、多看看、多查查,别光靠“我以为”。这回闹的乌龙不小,但收获更大,算是不虚此行了。对了,那盆竹子生命力是真强,浇不浇水都绿油油的,搞得我家那盆发财树都显得有点娇气,也算是个意外收获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