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弟们,今天咱们不聊别的,就聊聊这个《拜访》(The Visit)。好多人觉得这片子不就一个版本吗?顶多就分个国内流媒体和原版蓝光,但我要跟你说,你太小瞧发行商的手了。我为了搞清楚这版本到底有多少,可真是折腾了小半年。我把我的整个实践过程都扒出来了,发现里面的水深得要命。
我为啥要扒这个版本?
这事儿得从去年说起。当时我跟一个朋友吃饭,聊到这部片子,他跟我描述了一个特别压抑的场景,但我怎么想也想不起来我在我的碟片里看到过。我当时断定他记错了,毕竟我手里拿的可是当年号称最好的英版蓝光碟。结果那孙子非说我看得是“阉割版”,我当时就来火了。我一个资深影迷,能看阉割版?这简直是侮辱。
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我决定,非得把这片子的祖宗十八代都挖出来,看看到底谁手里是真货。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:找到所有实质内容有区别的版本,然后自己做个比对列表。
第一步:从垃圾堆里找线索
我立马就动手了。我知道,找这种老片子的早期版本,不能光靠百度。第一步,先去翻墙找国外那些二十年没更新的老影迷论坛。我搜索了所有能找到的关键词:Director's Cut, Festival Cut, Miramax Edit, UK Release,把所有带版本信息的帖子都截图保存下来。

通过这些论坛,我锁定了两个关键信息:一个是最早的“萨格勒布电影节”版本,据说有额外四分钟;另一个是臭名昭著的“米拉麦克斯美国公映版”,这是被剪得最狠的一个版本。
- 我联系了一个以前在欧洲做独立电影发行的老哥们,他告诉我,电影节那版在圈内被称为“灰色版”,因为画面和声音都没做最终调校。
- 我花了一千多块钱,通过这个老哥们,搞到了一个据说从一个私人收藏家那里转制过来的文件。那个文件大得要命,而且没有字幕。
第二步:一帧一帧地对时间码
等我拿到手,我立马就开始比对。我把手里的英版蓝光,网上流传的流媒体版,以及这个“灰色版”文件,全部拖进了我的剪辑软件里,开始一帧一帧地对时间码。

这工作量简直要了我的命,但我发现了惊人的东西。我发现这片子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前,被米拉麦克斯那帮人几乎是外科手术式地动了刀子。不光是朋友说的那个压抑的四分钟长镜头没了,连背景音乐的混音都变了,节奏被硬生生加快了。
他们把一个原本慢节奏、充满欧洲独立电影疏离感的片子,硬是剪成了一个略带悬疑色彩的“家庭惊悚片”,完全扭曲了导演的意图。
最终实质性版本至少有四个
我通过这回深度实践,最终确认了,真正能被认可的,在内容上有实质区别的,至少有四个大版本。如果你问我到底有多少版本?如果你算上各种转制和二次加工,那简直数不清。
- 电影节原版(The Original Festival Cut):这就是我搞到的那个“灰色版”,片长最完整,细节最丰富。
- 英国院线/DVD版:这是最常见的版本,虽然比原版少了几分钟,但保持了基本的艺术风格。
- 美国米拉麦克斯版(The Miramax US Cut):这个版本改动最大,剪辑和配乐全动了,完全是另一个电影。
- 国内流媒体特供版:这个更复杂,通常是拿蓝光原盘做底子,但为了符合国内的审查标准,经常在某些镜头上又做了微调或者模糊化处理。
我为了把这四个版本集齐,前前后后花了近三千块钱(主要是购买稀有的转制文件和向收藏家付费),我把所有版本的文件都放在我的硬盘里。这才叫真正的“收藏”和“研究”。现在谁要跟我吹牛逼说他手里是原版,我直接让他报时间码,他敢说错一秒,我立马扒他的皮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