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们儿,你问我超算有啥用?搁以前,我也犯嘀咕。觉得这玩意儿离咱老百姓太远,不就是个大号计算机嘛能干是不是跟有些新闻里说的,就是个面子工程,摆在那儿看的?
就喜欢琢磨,不懂就想搞明白。有段时间,我刚好接触到一些跟数据分析沾点边的活儿。那会儿,我们团队要处理一批特别大的数据,主要是想从里面挖点有用的信息出来,帮着做点决策。你想想,就咱们平时用的电脑,稍微开几个大点的表格,或者跑个复杂点的程序,有时候就卡得不行。我们那批数据,用我们当时最好的服务器去跑,估摸着得跑个把月,中间还不能出岔子。
第一次“近距离”接触
当时我就想,这要是真等一个月,黄花菜都凉了。项目负责人也急,到处打听有没有更快的法子。后来也不知道他从哪儿联系到的,说可以试试申请使用某个超算中心的计算资源。我一听,超算?那玩意儿不是国家级的宝贝吗?咱这小破项目也能用上?
还真别说,走了些流程,提交了申请和我们项目的需求,说明了为啥需要那么大的计算量。过了一段时间,批下来了!虽然不是直接让我们上手操作那个庞然大物,但是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,把我们的计算任务提交上去。
过程是这样的:
- 我们先把数据和程序按他们的要求准备打包。
- 然后通过特定的网络通道上传到他们指定的存储上。
- 接着就是写任务脚本,告诉超算系统我们要用多少计算核心,跑多久,怎么跑我们的程序。
- 提交任务,然后就是排队等待调度。
我记得当时心里还挺忐忑的,生怕哪里搞错了。提交之后,就时不时刷新看看任务状态。你猜怎么着?原本我们估计要跑一个月的任务,在那大家伙上面,也就几个小时就跑完了!结果出来的时候,我当时就惊了,感觉跟做梦一样。这效率,简直是天壤之别!
超算到底能干
那次经历之后,我就对超算这玩意儿彻底改观了。它真不是摆设,是实实在在解决大问题的利器。你想想:
天气预报: 以前看天气预报,经常觉得不太准。提前好几天都能预测得八九不离十。为就是因为背后有超算在疯狂地计算大气流动、温度、湿度这些海量数据,模拟未来的天气变化。这计算量,普通电脑想都别想。
新药研发: 以前研发一种新药,得做多少次实验,筛选多少种化合物?现在很多工作可以在超算上进行模拟。模拟药物分子和病毒怎么结合,怎么起作用,能大大缩短研发周期,降低成本。你想想,这得救多少人,省多少事儿。
设计大家伙: 像是飞机、高铁、汽车的设计,都需要进行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分析、碰撞模拟。以前可能得建一堆真实模型去吹风洞、去撞。现在很多都可以在超算上先模拟个遍,哪个设计方案哪个有问题,一目了然,能省下大把的真金白银和时间。
石油勘探、地质灾害预测: 这些都得处理分析海量的地质数据,建立复杂的地质模型。没有超算的强大计算能力,这些工作根本没法高效开展。
国家战略层面: 你看新闻里说的,什么“天河”系列、“神威”系列,这些都是国之重器。在很多尖端科研领域,比如材料科学、宇宙探索、基因工程,甚至是一些保密的国防项目,都离不开超算的支持。以前咱们可能很多领域受制于人,现在有了自己的超算,很多研究就能自己搞,不用看别人脸色了。
这超算,听着高大上,跟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它就像一个超级大脑,能帮我们解决那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复杂问题。从我那次处理数据的经历来看,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把那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计算任务,在短时间内给你搞定。这不就是生产力嘛有了它,很多创新才能实现,很多难题才能被攻克。
现在回想起来,当初觉得超算是“面子工程”,真是有点坐井观天了。实践出真知,只有当你真正体会到它的威力,你才能明白它有多重要。就跟我后来听说国家还在搞什么“粤港澳超算应用互联网”,要把这些计算能力更好地利用起来,我就觉得这路子走对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