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循环一首歌,叫《一百万个可能》。你们也听过?那调调,那感觉,确实挺抓人的。后来我还特意去瞅了一眼,没想到原唱是个外国朋友,中文唱得还挺溜。这歌在抖音上也火得不行,估计不少人就图个新鲜,听个响。
瞎琢磨的开始
说起来,那阵子我自个儿也挺没劲的。干啥都提不起精神,总觉得生活工作,就那么几条道儿,一眼能望到头,特没意思。就跟脑袋里缺根弦似的,转不过弯来。听着这《一百万个可能》,我就琢磨,这歌名儿倒挺有意思,是不是我也能给自个儿的生活找点儿“可能”出来?别老一天到晚钻牛角尖,把自己给框死了。
正好那会儿手头稍微闲了点,我就寻思着,得捣鼓点新玩意儿。也不是说非要学出个啥名堂来,就是想试试,一件事儿从零开始,能有多少种不同的搞法,能不能折腾出点不一样的东西。
瞎折腾的过程
琢磨了半天,选了个啥?就说学着用手机剪辑点小视频。以前总觉得这玩意儿得用多专业的软件,多厉害的电脑才能弄。结果上网一搜,嚯,手机上的App一大堆,功能还都挺花里胡哨的,看着就让人手痒。
刚上手那会儿,可真是手忙脚乱。 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,老老实实地在网上找教程,一步一步跟着学。怎么导入素材,怎么剪辑,怎么配乐,怎么加字幕。弄了几天,剪出来的东西,跟我看人家发的热门短视频,风格也差不离,中规中矩的。但总觉得,少了点就跟我以前干活似的,一个模子刻出来的,没啥自个儿的特色。
后来我就有点不耐烦了,教程也懒得看了,干脆把手机一横,自个儿瞎琢磨。我就想,这段音乐配这个画面行不行?那段素材要是这么切一下,会不会更有冲击力?滤镜换一个试试?播放速度调快点或者调慢点?
你还别说,这么一通瞎折腾,反而让我搞出点新花样来了。
- 有时候,我把几段不相干的视频胡乱拼在一起,配上个怪怪的音乐,出来的效果自己都乐了半天。
- 有时候,一个很普通的镜头,我尝试用不同的滤镜,不同的剪辑节奏去表现,感觉完全不一样了。
- 更多的时候是搞得乱七八糟,惨不忍睹,自己都看不下去。
但最有意思的是啥?就是偶尔,在我瞎捣鼓的时候,某个不经意的组合,或者一个突发奇想的操作,突然就“叮”一下,让我感觉对了!那种感觉,真比按部就班做出来一个标准答案要得劲儿多了。那一刻,我就觉得,这事儿有意思了,没白折腾。
一点不成熟的小感悟
捣鼓了这些日子,虽然也没剪出啥惊天动地的作品,但这个过程让我琢磨明白点事儿。这不就是所谓的“一百万个可能”嘛同一堆素材,同一个大致的目标,但你换个思路,换个方法,换个顺序,出来的结果可能就千差万别。有的可能更有的可能更烂,但最重要的是,你亲自去试了,去探索了,去发现了那些之前没想到的“可能”。
这事儿也让我反思,咱们平时干活、过日子,是不是也经常给自己设了一堆条条框框?总觉得这件事儿就应该这么办,那件事儿就必须那么来。就像我一开始学剪辑,非得跟着教程走,不敢越雷池一步。稍微跳出那个固有的思维模式,换个角度瞅瞅,或者干脆就瞎试一把,说不定就能发现新的大陆。
就像那首歌,谁能想到一个外国人唱的中文歌能这么受欢迎?这里头,不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“可能”嘛别怕折腾,也别怕失败。有时候,瞎折腾折腾,说不定就能折腾出点意想不到的惊喜。就算啥也没折腾出来,起码也知道了此路不通,或者在过程中发现了另一条更有意思的小道。这个探索的过程本身,不就是最大的收获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