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我突然想到,自己马上要30了,这而立之年到底啥意思?以前光听说这个词,但没仔细琢磨过。我就琢磨着,得动手实践一下,从头研究明白。
我开始查资料确认岁数。打开手机,搜了一圈百度、知乎,还问了几个朋友圈里学问多的朋友。他们都说,而立之年就是30岁,出自孔子的《论语》,说“三十而立”,意思是人到了30岁该独立了。我觉得挺靠谱,毕竟孔子是圣人,这话传了几千年,错不了。
第一个方面:身体上的变化
我就从身体入手实践。因为我发现,这两年身体明显不行了。之前熬夜打游戏,第二天生龙活虎;熬到12点就头疼脑热,跟生病似的。我还试了记录体重和健康数据:去年体检报告单翻出来,体重从25岁的140斤涨到160斤,血脂偏高了一点;然后每天早上跑个1公里,跑完腰酸背痛的,撑不过三天就歇菜。通过这个,我理解了30岁在身体上就是个小拐点——能量下降、新陈代谢变慢,得开始保养了。要是再不注意,老了真扛不住。
第二个方面:脑子里的成熟
再然后,我实践思考脑子里的变化。以前20几岁时,遇到事儿就火急火燎的,动不动跟人吵一架;现在不行了,我试着处理现实问题——比如家里装修争吵,老婆抱怨选的颜色丑,我深吸口气,慢慢讲道理协调,俩人一块选了个折中方案。通过这,我体验到30岁在心理上更稳重了:火气小了、想得多了,懂得以退为进。说白了,就是学会控制情绪,不像毛头小子那么冲动。
第三个方面:社会上的责任
我结合现实生活实践社会角色。这半年,工作升了个小主管,压力大了;家里,孩子刚上幼儿园,费用一堆堆的。我算了下账单:工资基本月光,存款跟漏水的桶一样。举个例子,以前朋友约酒一呼百应,现在我得先盘算这个月房贷还剩多少,再推脱掉。通过这些经历,我理解了30岁在社会上就是责任担当:不能再随心所欲,得扛起养家、工作这些担子,不然日子过不下去。
搞完这些实践记录,我豁然开朗:而立之年的30岁不是吓唬人,而是个提醒——身体要健康、脑子要清醒、肩上得扛住。现在回头看,我的理解没那么高大上,就是脚踏实地面向生活。比如我现在能淡定记录这些分享,就因为这轮实践帮我找回了踏实感,以后遇事儿不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