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是这样的,去年变形金刚4要上映的消息一出,我就琢磨着搞点广告植入,说不定能捞点好处。当时我手头有个小品牌,卖个智能手表,功能还算实用,就是没人知道。我就想,好莱坞大片里头车来车往的,要是手表在主角手腕上一闪,多吸引眼球。
第一步,我先研究变形金刚4的项目背景。上网找资料,翻各种新闻,发现导演是迈克尔·贝,这片子投资大头是派拉蒙。我当时就想,必须得懂他们套路,不然白忙活。花了一周时间,天天熬夜看过去几部变形金刚的电影,找出植入细节。比如第二部有哪个饮料在镜头角落出现过。这步很重要,不研究透,品牌对不上,人家压根不理你。
第二步:联系好莱坞制片方
我开始到处找门路。托朋友打听制片方联系人,朋友圈发求推荐,结果有人介绍了个代理中介。通过邮件联系上对方,第一次发消息直接被无视。我急了,直接打电话过去,口音重人家还以为是骗子。后来磨了三次,终于约个视频会议。聊的时候,人家直接甩出预算单子,说植入费用最少百万美元起跳。我手抖了一下,差点没稳住。
第三步:谈判合同和细节。我开始砍价,跟中介来回扯皮几轮,压到80万美金外加后续分成。然后扯品牌曝光时长和位置,我要手表在决战场景露脸10秒,他们嫌占镜头,推三阻四的。我拍桌子说不行,加了个条件:主角用手表打个电话的片段。写合同那天,律师帮我盯条款,生怕有啥漏洞。
- 曝光时间:必须保证最少10秒。
- 位置:主角手腕上不能遮挡。
- 品牌logo:放大到清晰可见。
第四步:设计创意植入内容。我跑去找品牌团队开会,聊怎么把手表自然融入电影。大家出主意,比如让机器人战斗中手表闪个光,主角按按钮救个场。我亲自动手画草图送过去,导演团队挑刺说太刻意。改了三稿,才定下个简单版本:战斗结束时,主角抬手腕看时间,镜头拉近特写。
第五步:执行和拍摄跟进
一步,飞到好莱坞片场实地监督。现场乱糟糟的,我戴着安全帽站在边上,看着主角戴好手表拍戏。NG了五六次,手表位置歪了还得重调。拍完了检查样片,发现效果没预想logo太小不明显。我冲上去跟剪辑师吵,逼着加了个慢镜头。总算搞定了,片子一上映我就去电影院,发现手表那个镜头一闪而过,观众群里有几个回头问牌子。
搞完这事儿,我突然想到为啥经验值这么宝贵。那段时间我跑烂了双腿,还亏了点钱,品牌销售就涨了一丢丢。但过程很值,下次我再搞类似合作就懂窍门了。关键是耐心,别图快,一步一个脚印,啥事儿都得自己盯紧。要不是这样,变形金刚那种大场子,谁理你个无名小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