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早挤地铁时突然冒出的念头
害,地铁晃得跟摇元宵似的,肩膀还让人怼了一下,疼得我龇牙咧嘴。看着站台上赶时间的人堆,脑子里突然就蹿出个问题:现在咱们迟到指纹打卡就行,古代那些当官的上班迟到咋办?总不能也喊句“指纹验证失败”?这事儿越想越挠心,我非得搞清楚不可。
网上瞎搜碰一鼻子灰
一到家,鞋都没换利索就扑电脑前。先敲“古代官员考勤”,蹦出来的全是些“官员职责”“考勤制度”的大部头论文标题,看摘要都跟天书似的。换词儿!搜“古人不迟到会怎样”,结果更离谱,全是讲养生早起的公众号软文。折腾半天,累得我后脖子发酸,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,连个“打卡”的毛都没摸着。真见鬼!
老地方碰碰运气
没辙,下午溜达去了市图书馆那破旧历史区。灰呛呛的书架上,一本贼厚的《明清官场录》封皮都卷边儿了。管他,拽下来就往角落里一蹲。刚翻几页,隔壁架子上“哗”掉下来个线装书影印本,差点砸着我脚面。手忙脚乱捡起来一看,《吏部则例》,好家伙,名字都透着一股“要加班”的味儿。
逮着位遛鸟大爷
正研究那本发黄的《吏部则例》,旁边晃悠过来个提着鸟笼子的大爷。他探头看我手里书,乐了:“小伙子,查点卯哪?”我心说总算遇着活字典了!赶紧掏出兜里揉皱的笔记本。大爷蹲我边上,鸟笼放脚边,唾沫星子横飞开始讲:
- 卯时就是现在五六点,天没亮透,京官儿就得哈欠连天顶着风站宫门口,这叫“待漏”,跟咱等地铁似的,还不能带马扎!
- 点名那会儿叫“点卯”,真有人扯嗓子喊名儿,跟班长查人差不多。“张三!”“到!”“李四…李四人?扣月钱!”
- 打卡凭证是块破木牌,大爷管它叫“牙牌”。迟到的人进门,得哆嗦着往筐里扔牌子,那声音听得人心肝颤。
- 缺勤?罚俸禄算轻的!大爷拍着大腿说,“三天不到?杖责!搁现在谁敢这么罚,劳动局电话早打爆了!”
踩着闭馆铃声往回跑
记着记着,头顶的大灯“啪”一声全灭了,管理员催命似的喊闭馆。我抓起笔记本,连笔帽都顾不上盖,冲大爷说了句“谢您嘞”就往门外蹽。一路小跑回家,脑子里还转着大爷那句“搁明朝你就是天天挨板子的命”——想想今早地铁里差点被挤成照片的自己,突然觉得咱这刷指纹的破机器还挺仁慈。
手欠被罚钱的亲身领悟
晚上翻着皱巴巴的笔记本,越想越有意思。这心思一活络,手就贱了,非在部门群里发:“咱们要不要学古人喊点卯?多带感!”没两分钟,主管微信头像亮了:“提议很下次别提议了。” 紧跟着手机“叮”一声,工资条信息蹦出来:考勤分居然被扣了五毛钱!好家伙,这“点卯”的代价穿越千年还是躲不过从打板子到扣工资,专治上班犯困摸鱼的手欠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