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刷手机总蹦出KM的广告,吹得天花乱坠,说什么零基础拍大片。我这人经不起诱惑,想着正好要记录娃学滑板的过程,干脆试试水。
一、手忙脚乱的第一次
晚饭后拽着娃下楼,打开软件直接懵了:界面花里胡哨,特效按钮挤成一团。随手点了个“电影滤镜”,结果拍出来黑黢黢一片,娃滑板的影子都看不清。手稍微晃一下,画面就跟抽风似的疯狂抖动,活生生把6岁娃拍出了帕金森效果。

二、不信邪的深度测试
第二天我特意把手机架在阳台,选了个“阳光模式”拍盆栽。结果更离谱:明明是嫩绿色多肉,拍出来饱和度拉满,艳得像塑料假花。最气人的是它那个“智能追踪”——镜头对着花盆,它非得追着楼下飞过的鸽子跑!
- 剪辑功能更糟心:想截掉开头的手机抖动画面,那进度条细得像根头发丝,搓了五分钟指甲盖都磨疼了还没对准
- 配乐灾难:加了段官方推荐的“治愈音乐”,节奏慢得跟哀乐似的,配上娃摔屁股墩的画面,全家笑到打鸣
三、总算摸清底细
周末硬着头皮带KM去公园实战。发现三个致命问题:一是光线稍暗就疯狂涂抹细节,树叶子糊成绿色马赛克;二是开防抖后延迟巨严重,娃都滑出五米远了,画面才慢悠悠转过去;三是导出的视频居然比原画质还模糊,朋友圈发出去被嘲笑了两天“座机画质”。

折腾一礼拜得出这玩意儿也就适合拍静态猫饭。但凡画面里有会动的物体,要么虚成鬼影,要么卡成PPT。所谓“智能优化”就是把所有颜色调成荧光剂泡过的效果。现在手机里还留着段经典素材:娃在黄昏里滑滑板,每蹬一脚腿后面就拖条五毛钱紫色光效,活像哪吒踩风火轮——还是掉漆的那种。
昨天下楼遛弯,看隔壁大爷用老年机拍孙子踢球都比我拍的清楚。回家默默把KM拖进卸载列表,换回手机自带相机。打开相册一看:嚯!没滤镜的娃摔跤视频,连膝盖擦破皮的血丝都清清楚楚。这才叫记录生活嘛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