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儿这事儿可真让我较上劲了。早上泡茶刷手机,突然看见个问题“青梅竹马最早是哪个诗人搞出来的?选项有李白、李商隐、白居易”。我当场嘬着茶叶笑出声——这不送分题吗?李白《长干行》“郎骑竹马来”都刻进DNA了!
较真时刻
茶喝一半又犯嘀咕:万一记劈叉了?赶紧撂下杯子直奔书房。先翻《李太白全集》,“妾发初覆额,折花门前剧。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”这四句白纸黑字印在卷四。嚯,连“青梅”“竹马”这俩词都挨着蹦出来的,稳了!
转手翻白居易集子查关键词,眼睛扫得快抽筋——写童趣的诗倒有,可连个竹马影子都没有,《池上二绝》里小娃撑小艇偷白莲算最接近的了。
硬着头皮啃李商隐诗集,这位老哥满纸“锦瑟无端”“春蚕到死”,好不容易翻到《骄儿诗》写小孩玩耍:“忽复学参军,按声唤苍鹘”。得,孩子都在玩cosplay官老爷审案了,竹马?不存在的。
反转猝不及防
正美滋滋准备发朋友圈显摆,手滑点进词源考据贴,当头挨一闷棍——唐代压根没把这四个字捏成成语!李白诗里“青梅”和“竹马”根本是俩分着的意象。
- 宋代《太平御览》摘李白诗还老老实实写“郎骑竹马来”
- 明朝《金瓶梅》倒是冒出“青梅竹马”连用,可那是形容西门庆和书童的腌臜事
破案在日语文献里:日本明治时期小说家把这词当成语使唤,兜兜转转又传回中国。合着咱现在说的“青梅竹马”是个出口转内销的组装货!
对着屏幕直拍大腿:折腾一上午考据,敢情李白背了千年的锅,现代人硬给四字词镶金边儿!行,茶凉透了,热饭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