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翻微博看到这个明朝第一弄臣的标题,突然就来了兴致。我就琢磨着,平时看历史不是挺无聊的吗?明朝那些大臣、皇帝什么的,全是正经事儿,太没意思了。这个弄臣肯定有乐子?我就决定自己动手挖一挖,看看这些故事到底多有趣。
第一步:翻书找线索
我直接翻出家里那本旧得发黄的《明史》,还顺手上网搜了搜“明朝弄臣趣事”。一开始还以为挺简单,结果一开书本儿,发现全是枯燥记录。明朝有叫刘瑾的大臣,大家都说他是个奸臣,可人家明明也是个弄臣,专给皇帝逗乐的。我就纳闷:这帮史官真没意思,光记坏事,不记笑料。我决定换个招儿,跑去市图书馆挖资料。图书馆那管理员看我东张西望,凑上来问:“小伙子,干啥?”我说找明朝逗比故事,她笑得牙都漏风了:“弄臣?这不就跟咱们小区跳广场舞的大爷似的,整天闹腾嘛”然后帮我找了一堆野史杂书,全是乱七八糟的民间传说。
第二步:钻进资料堆开扒
我抱着书回家,就蹲在地板上开始翻。这些野史写得真糙,但比正史强多了。里头有个故事特别逗:刘瑾这家伙在皇帝面前瞎闹。有一回,皇上朱厚照(就是那个爱玩豹子的主儿)发脾气,把酒杯砸了。刘瑾,眼珠一转,装成个猴子爬树上装蒜。皇上一看乐坏了,愣是忘了发火儿。我边读边拍腿笑,这不比电视剧好玩?还有更绝的,刘瑾教一群大臣学狗叫比赛,谁叫得响谁得赏。结果朝堂上乱成一锅粥,皇上哈哈笑疯了。我赶紧记笔记,用手机拍下来这些段子。
- 逗乐皇帝事件:刘瑾装猴子爬树的事儿,野史书上写着他从御花园大树上跳下来,摔了个狗啃泥,但皇上说啥也不罚他,反给赏个金元宝。
- 搞怪大臣比赛:那段学狗叫的故事,书里还记着细节——几个老臣吼得脸红脖子粗,结果刘瑾偷摸放了个屁算作弊,全场笑翻了。
- 智慧化解危机:有次国家大旱,皇上愁坏了,刘瑾出主意办个“求雨舞会”,让大臣们跳舞求雨。结果雨没求来,大伙儿累趴下,倒把气氛整活了。
挖到这儿,我发现这些故事比想象的还有趣——全是老百姓编的段子,透着乐呵劲儿。可问题来了,资料太少,好多野史写得跟小说似的,根本查不到原出处。我就想:这咋办?万一自己写了假的发出去,不被人笑死?
第三步:验证加分享
我怕自个儿瞎掰,就去问了个大学历史系朋友。他微信一接通,我就叭叭地讲刘瑾的故事。他笑了:“兄弟,你这挖得啥呀?弄臣趣事大多野史,正经人不信。”然后建议我去查点老纪录片。我就翻 YouTube(呃,不是链接,就普通视频平台),找到个明朝纪录片段落,刚好演到刘瑾逗皇帝那出,演员真爬树演了!我兴奋得跟啥似的,录屏保存下来。我把笔记整理在朋友圈一发:“明朝第一弄臣真会玩,比现在的综艺还逗!”结果没两分钟,评论炸了锅:有人说“太好笑了”,也有人吐槽“全是瞎编的”,搞得我哭笑不得。
整这一圈儿下来,我觉着研究历史趣事就跟挖宝藏一样——开头难,中间好玩,结尾一堆人跟你掰扯。现在写这篇记录,我还乐着。这些弄臣故事真比那些打仗封侯的强多了,至少让我笑掉了牙。不过以后得记住:野史不能太当真,就当个乐子分享,大家开心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