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儿晚上吃饭时刷短视频看到广告,突然想试试《松松总动员》到底靠不靠谱。掏出平板直接应用商店搜名字——嚯,八百多兆,等下载的时候顺手扒拉两下评价,有人说太幼稚有人说费眼睛,心里更犯嘀咕了。
安装完图标跳出来,我家那五岁猴孩子立刻凑过来戳屏幕。我把他拎到沙发上靠着,点开新手引导。结果这小子自己抢着戳"开始",弹出来个彩色扭蛋机哗转,蹦出只米老鼠造型的毛绒球,孩子嗷一嗓子就乐了,举着平板往我脸上怼:"爸爸快看!会蹦的汤圆!"

上手比我想的简单多了
就是三消玩法,戳三个一样的小熊头像就消掉。孩子手指头粗,老是戳歪,急得在沙发上跺脚。我把他手包住带着划拉,屏幕哔哔哔炸烟花,分数噌噌涨。他眼睛瞪得溜圆,脖子伸得老长,嘴里还自己配"咻——啪!"的音效,笑得口水滴我手背上。
玩了七八关,发现这游戏藏着心眼儿。比如要收集特定颜色才能通关,孩子自己玩根本搞不明白。这时候我就得凑过去指屏幕:"瞅见没?这关要抓蓝色小叮当,你专戳蓝的!" 他似懂非懂点头,结果下一关要集黄色,又全戳红的去了。急得我干脆把他手指头按在目标颜色上:"就这个!死命戳它!"

菜鸟联机居然很乐呵
最意外是组队模式。找了孩子表哥家账号加上,俩小孩开语音联机。对面六岁娃也是个菜鸟,屏幕里俩小人在那瞎转悠,我家这个突然喊:"哥!我左边有炸弹!" 对面回吼:"等我!我骑恐龙过来创它!" 结果我眼睁睁看着俩傻小子把炸弹推反了方向,把自己人全炸糊了。孩子气得拍大腿,我倒笑得差点从沙发滚下去。
玩完琢磨出点门道。这游戏对小孩来说有三个硬核好处:
- 手眼协调练得贼实在——小孩要盯着飘动的头像戳准位置,比刷识字卡带劲
- 急眼了得学会听指挥——关卡设计逼得他不得不听我指挥,平时喊他收拾玩具哪有这效果
- 联机玩出社交胆量——自家孩子跟人打游戏时喊话比见亲戚时嗓门大十倍
不过也有坑!玩到第四天孩子开始揉眼睛,我赶紧把屏幕亮度调到最暗,又定了个二十分钟的厨房闹钟——闹钟一响,甭管打到第几关直接收平板。开始还蹬腿闹腾,后来学精了,剩三十秒就扯我袖子:"爸快帮我!这关要输!" 呵,小兔崽子心眼全长这儿了。
刚关游戏准备写记录,孩子突然从被窝钻出来:"明天能跟爷爷联机吗?他玩消消乐比我菜..." 得,看来明天还得教老爷子下载游戏。

